
中博城通倡导优质服务、铸就专业品质、诚信教育人才。
【广州中博诚通官网】◆24小时咨询热线:400-888-4849 QQ:2567678362◆中博城通使得个人能保持正常思维,有尊严的奋斗,有尊严的享受奋斗带来的成果。学校设有:ACCA-CMA-CFA-FRM-CIMA等国际财经类证书培训13年!在线预约可享受免费试听课程,更多优惠请电话咨询在线值班老师!!!
中博城通大力投入开发了自考独立办班网络学堂,利用网络在线学习模式,让学生了解参加自考独立办班的全程学习。

ACCA面授标准课程
适合对象:备考ACCA考试的学员
使用教材:ACCA教材
教学师资:中博诚通教育的*师资
教学目的:帮助学员取得ACCA考试的高分
课程简介
本课程采用面授的方式教学,为备考ACCA考试的学员,开设了标准面授培训,每年超过3000名学员加入这一班型,授课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精讲,重点难点解析,考试真题解析,指导学员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每年以高*得到学员认可。
课程详情
适合人群
在校学员,在职学员,*毕业学员。
课程说明
1、ACCA面授标准班包括基础知识精讲+串讲课程;
2、报读后,学员可在在中博诚通任意分部预约上课;
3、学员可免费领取中博诚通独家版权的课程讲义; 
CMA英文面授课程
适合对象:准备参加CMA考试的学员
使用教材:中博诚通教育的独家教材
教学师资:中博诚通教育的*师资
教学目的:帮助学员取得CMA考试的高分
课程简介
此课程专为广大备考CMA考试的学员开设,中博诚通教育作为业内高端的财经类培训机构,拥有一批*的,教学经验的*团队,为学员带来英文的课程培训,考试重点和难点讲解,做题技巧解答,考前真题模拟和讲评,带您提升备考自信,取得考试高分。
课程详情
CMA中文面授+网课、中文面授课程、英文面授+网课、英文面授,是中博诚通-财萃CMA培训的四个品牌课程,全国共有超过6,000学员参加。
四个品牌课程中,P1、P2两科课程均包含前导网课、专业课精讲、串讲、模拟考试与模拟考试讲解五大部分,各科目课时约为100小时。课程进度安排合理,*高效的课程讲解、模考及模考讲解,指引同学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方向,为同学们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降低学习难度,使得品牌课程保持高*! 
如何学习会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会计六大要素的概念和内涵烂熟于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概念帮助我们判断新事项如何归类,内涵帮助我们判断常规事项如何处理。其中这六大要素又可以分为两组:收入、费用和利润为动态要素,属利润表考虑范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属资产负债表考虑范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将利润表形象的解释成流量、摄像机,而将资产负债表解释成存量、照相机的原因。因为利润表反映的是一个期间数,这个期间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流量和摄像机的特点在于有开始有结束,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什么;而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数,存量和照相机的特点在于反映当下是什么样子。
二、深刻理解、熟练运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和“借正贷负”(复式记账法),而不是读完之后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或者模棱两可。具体推导规则如下:
会计恒等式
教材版: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小卡版:
已知:
资产T=负债T+所有者权益T
利润T=收入T-费用T
所有者权益T=所有者权益T-1+(收入T-费用T)
推出:
资产T=负债T+所有者权益T-1+(收入T-费用T)
资产T+费用T =负债T+所有者权益T-1+收入T
那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可以这样来记忆,任何一笔会计分录可能涉及恒等式的一项或者多项,你*后做出的会计分录在反映经济业务实质的前提下使得上面Highlight绿的式子依旧成立。“借正贷负”是指该恒等式的左边两大要素(资产和费用)在复式记账法下满足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右边的三大要素(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在复式记账法下满足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至此,复式记账法理论上的问题解决了。 
“会计基础知识”常考的5个问答
1、什么是会计?
答: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